轨道系统作为单梁式架桥机运行的基础支撑,其设计与施工需严格遵循工程规范,确保设备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和**性。以下从材料选型、安装精度、**防护及维护机制四个维度展开技术解析:
一、材料与基础设计
钢轨选型
采用 QU70 或 QU80 型起重机专用钢轨,材质为 U71Mn,抗拉强度≥900MPa,轨头硬度 HB300-380,确保耐磨性能。钢轨长度优先选用 25m 标准轨,减少接头数量。
轨道基础处理
轨道梁采用 C30 混凝土预制,厚度≥300mm,顶面平整度误差≤3mm/m。枕木选用 160mm×220mm×2500mm 防腐木枕,间距≤600mm,下方铺设 200mm 厚碎石道床,压实密度≥0.95。
轨道梁安装
钢结构轨道梁跨中垂直度偏差≤h/500(h 为梁高),水平旁弯≤L/1500(L 为梁长),顶面标高偏差 ±5mm。
二、安装精度控制
几何参数要求
直线度:10m 弦长内偏差≤3mm,全长累计偏差≤10mm,采用激光准直仪实时监测。
轨距:标准轨距 ±2mm,变化率≤1.5‰,每 2 米用轨距尺测量一次。
水平度:纵向每米误差≤1.5mm,横向每米误差≤2mm,通过精密水平仪调整。
坡度:纵向坡度≤2%,横向坡度 2%,确保排水顺畅。
接头处理
轨道接头预留 2-4mm 伸缩缝,采用焊接工艺时焊缝高度≥腹板厚度的 70%,表面粗糙度 Ra≤12.5μm,接头处高低差、左右错位均≤1mm。焊缝需经超声波探伤,合格率 100%。
三、**防护措施
端部止挡
轨道两端设置钢筋混凝土止挡块,高度≥车轮半径,配筋率≥0.8%,与轨道梁可靠锚固。
防滑设计
轨面采用喷砂工艺增加摩擦系数,潮湿环境下喷涂防滑涂层。轨道两侧设置 100mm 高钢质防护栏,间距≤2m,与轨道梁焊接牢固。
电气**
轨道每 20m 设置一组接地极,接地电阻≤4Ω。轨道接头处采用截面积≥50mm² 的铜质跨接线连接,确保电气连续性。
四、维护与检测机制
定期检查
日常检查:每日作业前检查轨面异物、扣件松动及焊缝裂纹,发现问题立即处理。
月度检测:使用卡尺测量轨头磨损量,允许***磨损值为原尺寸的 15%,超限需及时更换。
年度探伤:采用磁粉探伤仪对焊缝及轨腰进行全面检测,重点检查热影响区。
润滑保养
轨道顶面及车轮踏面每工作 50 小时涂抹锂基润滑脂,高频重载区域缩短** 20 小时,确保摩擦系数≤0.15。
沉降监测
在轨道梁关键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,每月测量一次,累计沉降量≥5mm 时需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。
实际施工中,需严格执行 GB/T 10183.1-2010《起重机车轮及大车和小车轨道公差》,在安装完成后进行空载试运行,验证轨道系统的稳定性。通过上述技术措施,可确保单梁式架桥机在轨道上的**高效运行,满足桥梁架设的高精度要求。
上一篇:河南开封单梁式架桥机厂家 单梁式架桥机吊具与吊点设计技术解析 |
下一篇:河南平顶山单梁式架桥机厂家 单梁式架桥机锚固装置技术解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