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线段架梁是墩梁一体架桥机在复杂线型桥梁施工中的核心技术,其原理在于通过多系统协同与智能监测实现梁体空间姿态的***控制。以下是关键技术解析:
1. 空间姿态预调与支撑体系转换
曲线段架梁需突破横向偏移与梁体旋转双重挑战。架桥机通过三维预调系统实现初始定位:
高度预调:前支腿液压油缸配合倾角传感器(精度 ±0.05°),将主梁水平度偏差控制在 ±0.5° 以内,确保梁体纵向坡度符合设计要求。
平面定位:运梁车通过激光测距仪与墩顶预埋定位点实现 ±5mm 级***对位,同时天车横移滑道完成 ±2.5 米横向粗调,为曲线梁的横向偏移预留调整空间。
支撑转换:中支腿通过精轧螺纹钢与桥墩刚性拉结(单腿承载 1200kN),后支腿轮箱驱动微调纵移,使整机重心与梁体重心重合,形成稳定支撑体系。
2. 动态协同控制技术
曲线段架梁依赖多机构联动实现梁体空间姿态调整:
横移滑道系统:采用分段式 Q345B 钢材滑道,底面铺设聚四氟乙烯滑块(摩擦系数≤0.05),通过液压油缸驱动实现 ±2.5 米横向位移。例如衡永高速项目中,液压滑移直线顶推法通过 “曲线直顶” 技术,将钢箱梁横向偏差控制在 ±5mm 以内。
天车协同控制:双天车通过 CAN 总线实时通讯,前小车采用鱼腹型吊具实现 ±2.5 米横向调整,后小车配备十字座兜底吊挂,通过液压油缸同步控制两小车的升降与横移,在 R=250 米曲线上实现箱梁横向偏差≤5mm。
导梁自适应摆动:导梁前端底缘设计为向上圆弧形,配合 L 型锚固托架与手拉葫芦拉结,可在 0.8 米宽墩顶空间内承受 800 吨载荷,通过动态调整导梁摆角适应曲线半径变化。
3. 智能监测与**冗余
多类型传感器构建全流程监测网络:
姿态监测:倾角传感器实时反馈主梁水平度,当偏差超过 ±0.5° 时自动触发支腿调平程序;激光测距仪监测导梁前端与桥墩间距,结合有限元仿真将箱梁落位精度控制在 ±5mm 以内。
载荷均衡:天车吊点安装高精度称重传感器,通过交叉耦合控制算法动态调整卷扬机转速,确保四吊点受力偏差≤3%。例如福厦高铁项目中,双天车协同完成 900 吨箱梁同步下降,偏差≤2mm。
环境感知:风速仪与雨量传感器联动控制逻辑,当风速超过 15m/s 或降雨量达中雨级别时,强制停止高空作业并启动锚固程序,防止侧向风荷载导致梁体偏移。
4. 实际工程应用案例
衡永高速寺塘冲枢纽:国内***采用液压滑移直线顶推法,在 R=150 米小半径曲线段实现 500 吨钢箱梁的***架设,通过滑靴布置优化受力点,避免了传统顶推法的复杂工况切换。
宁安铁路青弋江特大桥:通过改造 TU 型 900 吨架桥机,加大下导梁摆动量** ±1.4 米,采用宽式后支腿设计(内净空 14.1 米),成功在 R=800 米曲线段完成 742 吨箱梁架设。
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:“昆仑号” 一体机通过分体式车架与液压悬挂系统,在 R=2000 米曲线段实现 1000 吨箱梁的纵移过孔,横移精度达 ±5mm。
所有流程均强调模块化快速响应:销轴连接实现导梁节段 5 分钟内更换,液压系统集成双回路压力补偿阀组,突发故障时仍能维持 30 分钟**支撑。实际应用中,曲线段架梁平均耗时较传统方法缩短 40%,箱梁架设精度稳定在 ±5mm,满足高铁桥梁严苛要求。
上一篇:湖南郴州墩梁一体架桥机厂家 墩梁一体架桥机落梁与精确对位技术解析 |
下一篇:湖南怀化墩梁一体架桥机厂家 墩梁一体架桥机变跨功能实现解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