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时支撑作为梁片落梁后*****支座受力前的关键承重结构,其安装与拆除质量直接关系到梁体受力**与线形精度。这一核心工序需严格遵循 TSG 51-2023《起重机械**技术规程》要求,构建 “***安装 - 动态监测 - 分级卸载” 的技术体系,通过砂箱、钢支墩等不同支撑形式的差异化管控,实现梁体受力的平稳过渡。集美大桥在 100 米主跨施工中,通过临时支墩架设方案成功解决了架桥机跨径限制难题,印证了科学支撑体系的工程价值。
安装流程实施 “基础核验 - ***就位 - 受力验证” 的三步控制法。前期准备阶段需完成地基承载力专项检测,采用 200kN 荷载预压试验确保沉降量≤2mm/24h,必要时铺设 20mm 厚钢板或级配碎石垫层分散应力。砂箱支撑安装前需对细沙进行预处理,通过洒水润湿实现自然沉降稳定,确保梁体放置后沉降量控制在 6-8mm 范围内。安装时技术主管需核对支撑点位,砂箱式临时支座顶面应高于***支座顶面 1.6-1.8cm,钢支墩则需通过全站仪校准垂直度,偏差控制在 1‰以内,连接螺栓预紧力需符合设计要求,防止出现虚接受力现象。狮子洋通道项目在盖梁施工中创新采用挑架支撑系统,通过上层盖梁预埋固定件提供稳固支撑平台,为特殊工况下的支撑安装提供了技术参考。
安装过程的精度控制依赖多维度监测手段。测量组需在梁体 1/6 跨、1/3 跨及跨中设置挠度监测点,同步在支撑基础短柱顶部布置沉降观测点,数据采样频率不低于每小时 1 次。砂箱安装需特别检查侧面螺旋开关密封性,确保细沙无泄漏;钢支墩则要验证节点连接强度,通过扭矩扳手复紧高强螺栓,预紧力偏差不超过设计值的 ±5%。全部支撑安装完成后,需进行静态持荷观测,保持 10 分钟无位移变化方可进入下一工序,所有监测数据需经技术主管、监理工程师和测量员三方签字确认,形成可追溯记录。
拆除作业遵循 “对称卸载 - 分级可控 - 实时监控” 的原则,实现梁体受力的平稳转换。前期需制定详细卸载方案,明确卸载顺序、分级量及监测要求,苏州吴江项目通过 14 组液压千斤顶分 4 级卸载,每级卸载量控制在 8mm,全程耗时 3 天完成钢桁架临时支撑拆除,为同类工程提供了标准化范式。砂箱支撑拆除时,需对称拧开两侧螺旋开关,通过轻轻敲击箱体促进细沙均匀流出,避免单侧卸载过快导致梁体倾斜;钢支墩拆除则采用 “先辅助后主体” 的顺序,使用千斤顶临时顶升梁体后逐个移除支撑单元,确保***支座均匀受力。拆除过程中监控组需实时采集 83 个以上应力应变点位数据,当发现沉降速率超过 2mm/h 或单点沉降量达 3mm 时立即暂停作业,待分析调整后方可继续。
风险防控体系覆盖机械性能、环境影响与操作规范全维度。机械方面需预设三级预警阈值:沉降量达 5mm 时发出声光报警,8mm 时自动减速,10mm 立即停止作业;环境管控上,**监护员需实时监测风速,超过 10.8m/s 时严禁进行拆除作业,并启用倒链固定梁体防止意外移位。操作风险防控实行 “指令复诵” 制度,拆除前需进行详细技术交底,明确各组分工及应急联络方式。深圳坂银通道工程曾因泥头车撞击临时支墩导致支撑系统坍塌,这一案例警示我们必须强化支撑区域**防护,设置硬质围挡及警示标识,严禁无关车辆设备进入作业区。
特殊工况下的支撑拆装有针对性技术措施。曲线梁体支撑拆除需按照 “先内侧后外侧” 的顺序,结合梁体曲率半径预设卸载补偿量;大坡度段落则需同步调整支撑拆除速率,下坡侧卸载速度应略慢于上坡侧,确保梁体水平度偏差不超过 3 度。拆除作业的协同机制需构建 “指挥 - 操作 - 监测” 三位一体责任体系,指挥人员根据应力应变数据下达量化指令,操作工人严格执行点动操作,地面观察员分站梁体两侧报告实时位移,形成闭环控制。通过科学规范的安装与拆除流程,临时支撑系统既能保障梁体施工**,又能实现受力状态的***转换,为桥梁结构长期稳定性奠定坚实基础。
上一篇:江苏泰州架桥机厂家 架桥机纵坡路段架梁时支腿高度调整的规范流程与**控制要点 |
下一篇:山东济南架桥机厂家 架桥机曲线段架梁的姿态调整技术与**控制规范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