湿接缝及铰缝施工阶段是桥梁结构形成整体受力体系的关键过渡期,此时架桥机的状态控制直接关系到已架梁体稳定性与后续施工**。这一阶段架桥机通常处于 “作业间隙 — 动态待命” 的特殊状态,需在为桥面施工腾出作业空间的同时,通过科学的锚固措施与监测手段确保自身及梁体结构**,严格遵循国家铁路局关于 “梁体横向连接和紧固不到位严禁过孔” 的强制要求。
空间状态控制需根据施工进度采取差异化布置策略。当进行已架设梁体的湿接缝施工时,架桥机通常已完成当前跨架设任务,整体前移**下一跨墩位或停放在已验收的梁体上。渝昆高铁冯湾特大桥施工中,架桥机在湿接缝浇筑期间停位于已架梁体前端 1/3 跨径处,前支腿支撑于墩顶临时支座,后支腿通过钢垫板分散荷载,确保每平米地基承载力不低于 250kPa。而铰缝施工阶段,架桥机需完全撤离作业梁体,通过过孔作业移**下一施工段,此时必须确认已架梁体横向连接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70% 以上,避免过孔时产生的振动影响铰缝混凝土凝固。
机械锁定与锚固体系构成双重**防线。架桥机停放期间需执行 “全支腿承载 + 多重锁定” 制度:主支腿与辅助支腿全部落地受力,支腿下设置不小于 1.5m×1.5m 的钢垫板或砂箱扩散应力;纵横向行走机构启用制动装置,轨道夹轨器完全锁死,同时采用直径不小于 16mm 的钢丝绳进行对角锚固,确保抗滑移系数不低于 0.35。南通阳光岛项目在防风预案中明确要求,架桥机停放时必须使用夹轨器与缆风绳双重固定,遇风力超过 10.8m/s 时额外增设临时配重。液压系统需保持工作压力,各油缸活塞杆处于缩回状态,避免长期伸出导致密封件老化。
动态监测与协同管控形成闭环管理。技术人员需在架桥机停放区域布设沉降观测点,每 4 小时测量一次支腿沉降量,单日累计沉降超过 5mm 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。湿接缝施工期间,架桥机操作室与桥面作业区建立实时通讯,采用 “一声长哨警示、两声短哨暂停” 的标准化联络方式。武汉**松滋高速事故案例警示,必须设置硬质围挡隔离架桥机与湿接缝作业区,严禁交叉施工,同时在架桥机移动路线上安装限位开关,防止误操作侵入作业空间。
特殊工况下的状态调整需遵循专项技术方案。曲线梁段湿接缝施工时,架桥机停放需向曲线外侧预偏 30-50mm,抵消梁体受力后的侧向位移;坡度大于 3% 的段落,支腿垫板需做成对应斜度,同时在车轮两侧设置 50mm 厚防滑楔块。茂名博贺湾大桥在 4.5% 纵坡段施工中,通过调整支腿高度使架桥机主梁保持水平,配合防倾覆拉绳确保停放稳定性。所有状态参数需经施工、监理、监测单位三方确认,形成可追溯的状态记录,为湿接缝及铰缝施工提供**稳定的作业环境。
上一篇:山东济南架桥机厂家 架桥机曲线段架梁的姿态调整技术与**控制规范 |
下一篇:山东淄博架桥机厂家 架桥机***一跨梁架设的关键工序与**控制规范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