墩梁一体架桥机的首跨与末跨架设是桥梁施工的关键环节,需针对特殊工况采取差异化工艺。以下是具体技术解析:
一、首跨架设工艺
首跨架设需解决无前方桥墩支撑的难题,核心在于初始支撑体系的构建与动态调整。
1. 支腿锚固与导梁拼装
架桥机通过运梁车驮运**起点后,前支腿采用多级油缸(行程 ±1.2 米)顶升并与桥台锚固,配合精轧螺纹钢拉结(单根抗拉力 800kN)形成刚性支撑。导梁采用模块化销轴连接,在 2 小时内完成 40 米标准节拼装,前端通过 L 型托架与桥台牛腿锁定,可承受 800 吨垂直载荷。例如建兴高速项目中,首跨通过斜拉索与辅助支腿协同,将倾覆力矩转化为墩身拉力,实现狭小空间稳定支撑。
2. 箱梁吊装与姿态控制
天车采用双速卷扬系统:高速档(12m/min)快速提升箱梁,接近墩顶时切换** 0.1m/min 低速档,配合激光测距仪(精度 ±1mm)实现毫米级对位。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测四吊点载荷,通过 CAN 总线动态调整卷扬机转速,确保受力偏差≤3%。例如福厦高铁首跨箱梁通过交叉耦合控制,实现 900 吨梁体同步下降,偏差≤2mm。
3. 支撑体系转换
首跨箱梁落位后,中支腿通过液压顶升接长**设计高度,与桥墩预埋锚栓拉结形成***支撑,替代临时支墩。后支腿轮箱驱动整机前移,完成首跨支撑体系转换,为后续跨径架设奠定基础。
二、末跨架设工艺
末跨架设需解决导梁拆除与设备撤离的难题,核心在于支腿协同与结构转换。
1. 导梁后移与锚固
末跨箱梁架设前,导梁后端通过液压油缸顶推(顶升力 2200kN)后移**桥台范围内,采用机械插销与桥面锚固,防止前移失控。例如珠肇高铁项目中,TJ-JQS1000-40C 架桥机通过改进液压系统,实现导梁后移精度 ±5mm。
2. 箱梁***对位与支撑
天车横移滑道(±2.5 米调整范围)与液压油缸组合,在 R=250 米曲线末跨实现横向偏差≤5mm 的***对位。落梁后,临时支座通过水平仪调平,配合手拉葫芦与桥墩拉结,形成稳定体系。对于大坡度末跨(30‰以内),后支腿浮动式设计自动均衡受力,无需额外调平。
3. 整机撤离与导梁拆除
箱梁架设完成后,中支腿油缸收缩解除支撑,后支腿轮箱驱动整机后移**桥台。导梁采用分段式销轴拆卸,通过天车吊装**运梁车撤离。例如波哥大地铁项目末跨,导梁机通过龙门架自吊系统完成支腿翻转与拆卸,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 40%。
三、**冗余与特殊工况处理
首跨防倾覆:前支腿设置双重机械锁止与液压锁定,突发油管爆裂时仍能维持 30 分钟**支撑。
末跨防溜滑:导梁后移轨道铺设防滑橡胶垫,摩擦系数提升** 0.4,配合机械插销实现双重制动。
复杂环境应对:隧道口末跨采用 “洞内喂梁 + 主梁纵移” 工艺,例如康略高速项目通过阶梯式高差调整,在狭小空间内完成导梁拆除。
所有工艺均强调模块化快速响应:销轴连接实现支腿节段 5 分钟更换,液压系统集成双回路压力补偿阀组,突发故障时仍能维持 30 分钟**支撑。实际应用中,首跨 / 末跨平均耗时约 3 小时,箱梁架设精度稳定在 ±5mm,满足高铁桥梁严苛要求。
上一篇:湖南娄底墩梁一体架桥机厂家 墩梁一体架桥机坡度适应能力技术解析 |
下一篇:湖南长沙架桥机厂家 步履式换步过孔型架桥机后支腿结构与功能解析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