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类型与应用场景
吊钩组按结构分为单钩和双钩:
单钩:由单个钩体构成,制造工艺简单,成本低,适用于 5-80 吨中小吨位起重机。其缺点是受力不对称,钩身内侧应力集中明显,需重点检测危险断面(钩颈、钩尖及钩身弯曲处)。
双钩:对称布置两个钩体,载荷均匀分布,抗扭性能优异,常用于 80 吨以上大吨位起重机。双钩通过平衡梁连接,可减少钢丝绳偏斜,降低大车啃轨风险。
二、材料与制造工艺
核心材料:
锻造合金钢:主流材料为 20MnMo(屈服强度≥355MPa)和 34CrNiMo(抗拉强度≥980MPa),经锻造后淬火 + 回火处理,消除内部应力并提升韧性。
优质碳素钢:20 号钢(硬度 HB170-217)用于轻载吊钩,需通过正火处理细化晶粒。
制造要求:
锻造吊钩需进行 100% 超声波探伤,检测内部缺陷(如裂纹、夹杂物),表面采用磁粉探伤,确保无开口裂纹。
钩身危险断面厚度公差控制在 ±0.5mm,钩口开度偏差≤±1mm(参照 GB/T 10051.1-2010)。
三、**检验标准
制造阶段检验:
静载试验:以 1.25 倍额定载荷加载 10 分钟,钩口开度增加量≤0.25%,卸载后无塑性变形。
动载试验:模拟实际工况进行 1.1 倍额定载荷起升 - 制动循环测试,验证制动可靠性。
使用阶段检验:
外观检查:每月用 5 倍放大镜检查钩身,重点关注危险断面是否有裂纹、腐蚀或磨损。允许磨损量为原尺寸的 10%,超过需报废。
尺寸测量:每季度测量钩口开度(增加量≤10%)、钩身扭转变形(≤10°),超标需立即停用。
无损检测:每年对吊钩进行磁粉探伤,发现内部裂纹或表面微裂纹(长度>1mm)必须更换。
报废标准:
裂纹、危险断面塑性变形、钩身扭曲>10° 或开口度增加>15%。
板钩衬套磨损达原尺寸 50%、心轴磨损达 5% 时需更换。
四、典型案例与改进
某钢厂 32t 桥式起重机吊钩因长期超载导致钩颈裂纹,改进措施包括:
更换为 34CrNiMo 锻造吊钩,热处理后硬度提升** HRC30-35。
加装超载限制器(精度 ±5%),实时监测载荷并预警。
每半年进行一次金相分析,验证材料晶粒度(≥5 级)和组织均匀性。
上一篇:福建厦门桥式起重机厂家 桥式起重机钢丝绳选用与报废标准解析 |
下一篇:福建三明桥式起重机厂家 桥式起重机滑轮与卷筒的材质、槽型及磨损控制要点 |